NEWS

新闻资讯

【乳品小课堂】β-内酰胺酶篇:与君初相识

2022-04-22 09:34浏览量:230

打今儿起,我们会陆续分享一些与β-内酰胺酶相关的知识与干货。


今天,就让我们先来初步了解下β-内酰胺酶:

截图20220420092415_副本.png

问:β-内酰胺酶到底是“何方神圣”?又为什么需要检测?


答:β-内酰胺酶是一类由多种酶组成的酶家族,也被称作“解抗剂”,它能够降解β-内酰胺类抗生素(包括青霉素类:青霉素G、阿莫西林、氨苄西林等;头孢类:头孢噻呋、头孢匹林、头孢洛林等),使抗生素抗菌作用减弱或消失。《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名单(第二批)》中,将β-内酰胺酶列入乳及乳制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。


一些不法商家为谋取利益,在乳中加入β-内酰胺酶,从而得到“无抗奶”。然而,长期饮用含β-内酰胺酶的乳及乳制品,会使细菌产生对抗生素药物的耐药性,使得人体降低对细菌的抵抗力,从而对人体产生极大危害。因此,对乳中β-内酰胺酶的检测也非常重要。


随着乳品行业质量与安全意识的稳步提升,非法添加β-内酰胺酶的情况愈发减少。但是,仍时不时出现乳中β-内酰胺酶“出阳”的情况,这其实与β-内酰胺酶的来源有关。


问:乳中β-内酰胺酶的来源有哪些?



答:①外源性即人为添加。利益趋使,将β-内酰胺酶额外添加到乳中以达到β-内酰胺类抗生素残留合格的目的。


②内源性:奶牛本身或奶牛体内的细菌产生耐药性,通过代谢产生β-内酰胺酶。这就很好地解释了虽未人为添加β-内酰胺酶,但却“出阳”的情况。


不管是外源性,亦或是内源性β-内酰胺酶,国家及行业对其控制均非常严格,这就导致一些不法商贩为了干扰β-内酰胺酶的检出,在乳中添加β-内酰胺酶抑制剂来抑制其活性。


问:有哪些常见的β-内酰胺酶抑制剂?


答:克拉维酸、舒巴坦、他唑巴坦是市场上使用比较广泛的β-内酰胺酶抑制剂,它们通过在水解反应中与β-内酰胺酶竞争性反应形成稳定的酶-底物中间体,从而不可逆的抑制β-内酰胺酶的活性。


但是,过度使用β-内酰胺酶抑制剂同样会对人体健康造成极大威胁,我国对部分β-内酰胺酶抑制剂在乳中的残留限量进行了明文规定。在此,也提醒大家关注乳中的β-内酰胺酶抑制剂项目。